雌激素是女性重要的内分泌激素之一,雌激素水平与女性健康息息相关。雌激素过低会导致骨质疏松、内分泌失调等症状,如果出现以下这些症状,就要警惕雌激素状况了。
1潮热
如果没有其他诱因之下,经常感到胸部、面部、双手有热感,同时伴心慌、出汗等症状者称为潮热。也有的女性朋友会出现夜间潮热,在半夜醒来时感到浑身大汗,这些症状的原因都是雌激素水平低下,影响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导致的。
2腰酸背痛
雌激素低引起的腰酸背痛会沿脊椎方向往两侧扩散,在平卧或坐下时疼痛有所减轻,久站后疼痛加剧,弯腰、运动、咳嗽时疼痛也会加重。
3皮肤暗淡
雌激素对皮肤状况也有影响,雌激素低下会令皮肤干燥、晦暗、缺乏光泽,皱纹也会更加明显,尤其是月经来潮的前几天,皮肤问题会尤其突出。
4精神、神经症状表现异常
雌激素低时会对精神情绪有影响,出现焦虑、抑郁、烦躁易怒等状态,皮肤会出现蚁行感,但皮肤检查无异常发现。
5骨质疏松
绝经后的女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,这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会大幅降低,骨骼受影响会变轻变脆,更易骨折,还会出现腰酸背痛的症状。
6心悸
心悸的症状更容易出现在更年期女性身上,没有明显诱因下感到心慌,但做心电图检查多数无异常。
7性欲低下
雌激素水平对性功能也会有影响,容易出现性欲低下、阴道干涩、外阴瘙痒、性交疼痛等症状,影响夫妻生活和谐。
女性从35岁开始,雌激素水平逐步下降。
随着绝经年龄(多为50岁以上)的到来,潮热、多汗、情绪失控等更年期综合征表现日益凸显。此外,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,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、生殖器萎缩、骨折的几率明显增加。据统计,绝经十年后,50%的人死于冠心病,30%的人死于骨折两年后的并发症。
因此,此阶段给症状明显的女性补充雌激素,成了妇女保健的一项重要预防措施。
绝经期的预防窗口期,分三个阶段,一是绝经过渡期(40岁到绝经期);二是45岁到55岁;三是绝经10年内。
雌激素缺乏的早期症状是多汗、潮热、失眠和血压波动大,中期症状是身体出现萎缩、皮肤干燥、阴道萎缩等,晚期症状就是骨质疏松。
在这三个阶段适当补充雌激素,可降低其他疾病的发病率。大量研究资料表明,女性在绝经早期或围绝经期接受雌激素治疗,能够明显改善绝经期症状,还能够增加性欲,降低骨折发生率,改善心血管功能及认知功能。
1多吃黄豆:补充大豆异黄酮
黄豆及豆制品含有植物雌激素,每天吃一点大豆,不仅有助于消化吸收,还能够弥补女性雌激素分泌不足这个缺陷,从而能有效地帮助女性预防一些与雌激素有关的疾病。
2多吃牛奶和鱼:补充维生素D